

近日,在重庆铜梁区平滩镇插腊村蔬菜基地,30多位村民忙着采收四季豆和南瓜。
“目前,在我租用的1000多亩菜地里务工的农民有18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留守村民。”业主敖小龙说,每年支付给村民的务工工资近400万元。
平滩镇是铜梁区的农业大镇,有5万多人口。近年来,镇里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利用地势平旷、土地肥沃、水源便利的有利条件,把引进业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举措。先后引进70多位业主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起了蔬菜、果树、水产总面积超过3万亩的三大农业特色产业。
三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建立,给该镇留守农民提供了就地务工增收的机会和门路。镇扶贫办公室负责人周莉介绍说,现在平滩镇的农业基地,每年吸纳了至少3000多名留守农民在家门口务工,他们的务工年收入在1.6至1.8万元之间,仅此一项,每年给农民带来约5000万元的务工工资性收入。
3000多留守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人每天上工8个小时为一个工作日,工资在50左右。如果遇到种菜和收菜的高峰期,业主还另外支付加班的报酬。
插腊村农妇王友秀是建卡贫困户,镇村引进业主建起蔬菜基地后,她被业主聘为农业工人长年在蔬菜基地务工。
“我在蔬菜基地干活,前些年每月有千把元收入,现在每个月涨到了一千五六百元,一年下来现米米有近两万块,老的和小的也得到了照顾,自家的农活也在早晚做了。” 王友秀笑着说。
高坪村龙韵果乡是平滩镇最大的四季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从生产、采摘、包装到运输,吸纳了两百多村民务工。
令村民高兴的是,在基地务工不但有了现金收入,自家的闲置土地出租给业主每亩也有了一笔稳定的租金收入。
“在农业镇街,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就相当于在群众家门口建起一个个‘生产车间’,这种产业扶贫的方式是村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就近就业务工增收的一条好途径。”镇党委书记马良媛说,产业扶贫的方式还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全镇17个村在龙韵果乡帮助下,建起2000亩面积的果园,为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